本刊记者南焱 我不是资本运作的高人 《财经界》:2002年格林柯尔利润呈下滑的趋势,你又收购了这么多企业,继续收购的话,你的钱从何而来? 顾雏军:格林柯尔下滑是上市公司那一块儿,上市公司跟我们从来没有关系,我们从来不会用上市公司的钱来收购,那是违法的,所以我们不会用格林柯尔上市公司一分钱,我是用我个人的钱,是用格林柯尔集团内部的钱,所以跟格林克尔上市公司没有关系,实际上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太大意义,我有钱就可以多收购一点,钱少的时候就少收购一点,我们不习惯于拿我们的股票去质押,我们所有的股票都是自由状态的,所以对于我们来讲,也不存在哪个企业非收购不可,没钱我们就不收购,有钱就收购,因为我们不是投资公司。 《财经界》:现在你的手上有两个壳资源,你会不会合并一个,另一个做其他? 顾雏军:这个不可能吧,中国的证券法规定不可能这么做的。第一是做不了,第二我从来没想过要这么做,第三我认为还要重新更正一下,你说我是资本运作的高人,实在是高抬我了,我不是学金融出身的,你收购一家上市公司,把它的主营业务拿下来,装另外一个新的业务进去,达到配股的要求,从股市上拿钱回来,这个可能叫资本运作,像我们这样收购一个公司,就是把他的主业做强做大,只是一个行业内的并购,所以要定义成了资本运作,实在是高抬我了,我实在不知道做像美菱这样公司的资本运作,甚至科龙怎么做,因为科龙现在都没有配股权,而且我估计我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照国家的规定,3年把利润做好了,也许那个时候就有配股权了,除此之外,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去做资本操作,所以对于我来说,说我是资本操作的高手,实在是受之有愧。哈哈……《财经界》:你认为收购的企业是上市的好还是不上市的好? 顾雏军:家电行业还是上市好,因为有知名度,上市公司有公开性,知名度会对品牌有很大的支撑,所以我觉得家电行业,应该是上市比不上市好,如果是投资公司的话,应该不上市比上市的好。因为投资公司,不方便把很多的东西说出去。 《财经界》:你认为资本运作就是投机吗? 顾雏军:不要拿上市公司的规则来当游戏,这个风险太大,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人,如果拿这个东西去赌,风险可想而知,我给所有人的告诫都是这样的,因为我本人是学自然科学出身,游戏真理是最危险的,游戏牛顿定律,从25层大楼上跳下来一定摔死,你不要幻想这里面广义的相对论会起作用,在这个速度中间的话,肯定牛顿定律会砸死你。哈哈……我在国外呆了几十年,你只能在法理框架内做事,你不能在法理框架外做事,这个风险太大了,举一个例子,在国外我拿我自己的钱收购,可以不说什么,回国以后发现不行,即使是你的钱你也得说清楚,不说清楚不行,我认识到了,中国除了法律框架以外,还有比法律框架更厉害的东西,就是舆论框架,你要按照这个规则去游戏,我刚回来的时候不了解,我认为我收购关你什么事情,一个愿买,一个愿卖,科龙卖给我,是新闻界操心的吗?刚开始我们采取的原则就是你问什么我们都不说,结果突然一夜之间,铺天盖地的东西过来了,我后来才明白了,中国跟西方是不一样的,中国还有另外一些规则要遵守,所以,我现在在遵守规则,包括你们问的所有的问题,我都在老老实实的回答,就是这个原因。 《财经界》:那么,国外的媒体关注什么呢? 顾雏军:我在西方的时候,对于收购事件,媒体只问两个问题,一个是你会不会裁人;第二,你会不会有一些有污染的投资破坏环境,不会问你有没有钱收购的,这是你两个企业之间的事,新闻界关心的是社会道德,兼并会不会对社会产生负效应。 《财经界》:一个产业的大整合是需要雄厚资本的,在国外与国内操作上有什么不同? 顾雏军:没有金融杠杆的收购是非常弱的,所以格林柯尔不会有强力的并购,比如说我1996年试图收购美国纽约的一个上市公司,一家投资银行给我们做投资顾问,当时这个公司市值1.5亿美元,我只要出4000万美元,换6000万优先股,再发8000万垃圾债券。就是说你用4000万收购1.8个亿,多大的一个挑逗,实际这是一个中国公司的价,如果我是美国公司,我有10%就可以了,我出2000万美元,我就可以发8000万的垃圾股。在中国的话,都是靠自己的钱收购太辛苦了,我现在做得跟我们想像差得太远了。
在规则中游戏---顾雏军对话《财经界》
2003年07月10日 18:02 《财经界》
本文地址:/caijing/9937.html
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,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
上一篇:《中国财经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