'正在加载中...'
核心提示:利比亚骚乱不断升级,动荡局势冲击全球经济。利比亚这一次的乱局,却给很多很多中资企业,特别是国企的投资带来了巨额损失,同时也销毁了很多当地由中国援建的基础设施。
凤凰卫视4月8日《财经正前方》,以下为文字实录:
刘芳:战争是需要花钱的,而且是需要花很多钱的,华尔街上的很多人大概总觉得,其实每个炮弹上面都应该挂上一个价格标签。英国在开战的四天时间里,发射了12枚战斧式巡航导弹,每一个导弹的价格,都是天文数字的美元。
目前还有10架“阵风”战斗机参战,这些战斗机每架每天的花费,也超过了500万美元。而对于法国来说,花费最昂贵的还并不是战机,而是那些扔下去有去无还的炸弹。法国战机配备的导弹造价,大约每一枚都在30万到35万欧元,美国海军也已经向利比亚发射了近200枚“战斧”式巡航导弹,单是这一项开支就高达30亿美元之多。
华盛顿智库的军事分析师认为,除非联军第一次能够打一场所谓的“短平快”的战争,否则的话再投入个十几亿,数十亿美元都未必够用。还有联合国安理会设立的“禁飞区”,这一项的开销也同样价值不菲。
每周的巡航最少也有3000万美元,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1个亿美元,这样算下来“禁飞区”的投入,没有4到8个亿美元肯定做不到。多国部队针对利比亚政府的军事打击,到目前为止已经展开了一段日子,局势还不见转机,军费的开销却在嗖嗖地猛的上涨。
尽管这些价格标签和中国看似没有什么关系,但是其实对于中国来说,利比亚这一次的乱局,却给很多很多中资企业,特别是国企的投资带来了巨额损失,这种损失折射出来中国海外投资,所存在的巨大的风险。战火硝烟下的利比亚,吞下去的是数以亿计数十亿计美元的炸弹,同时销毁掉的是很多当地本来已经建得很好的基础设施,当中很多都是由中国援建。当然同时利比亚的乱局在一定程度上,还已经在影响着油价以及世界经济的复苏。
解说: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,在殖民统治时期,利比亚由三个自治邦组成,东部地区和港口城市班加西,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。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,之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,他将首都迁到的黎波里,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,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顾,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里。
姜安:全球都面临着本国的产业结构,经济结构的变换、转产,包括转型的问题,所以到利比亚这个国家,它长期是以石油为主要导向的国家产业结构发展,本身就存在一个经济发展当中的结构性困境,由这个结构性困境产生了一种结构性失业,原来就暗藏了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危机现象。
解说:卡扎菲一定程度上是利用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,作为伊斯兰革命意识形态的招牌体现,卡扎菲还在二十世纪80年代,将所有的民营企业变成国有企业。外界普遍认为,卡扎菲对于利比亚长达40年的领导,并没有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一个人民的国家,相反利比亚是目前全世界贪污腐败,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。
姜安:在国际金融经济出现重大困境通胀的情况下,它又没有及时地跟进,加以追踪和平衡本国的经济发展,又进一步刺激了原来的大量失业现象。那么这个失业现象,又加上这个国家长期都是部族集团,包括集团和独裁政治的统治。原来的政治矛盾就非常深远,再加上贫富差距、腐败,还加上互联网的广泛传播,使得原来就已存在的固有的问题,终于在这个时间结点和空间结点当中全面爆发出来。
利比亚战乱 引发全球石油动荡
解说:作为一个石油收入全年达到350亿美元的富裕国度,利比亚所创造的石油财富,并没有惠及它的600万人口,利比亚民众开始通过互联网表达不满,并酝酿抗议活动。最初的示威游行,从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开始,逐渐向全国蔓延。民众要求卡扎菲下台,并进行民主变革,从2月16日开始,利比亚骚乱和流血事件不断升级。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安理会相继召开紧急会议,希望利比亚政府立即结束暴行,并逐步解决民众的合法诉求。
刘芳:利比亚整个国家呢,我们都知道是个独裁,卡扎菲已经是40年了,统治这个国家,虽然它的资源很丰富,尤其是石油,特别的丰富。这回骚乱我们从石油价格来看,就看出来了,从80美元在短短的两个礼拜,飙升到100美元一桶,这涨幅是惊人的。
本文地址:/caijing/230779.html
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,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