'正在加载中...'
核心提示:最近,有一起溢价高达1300%的天价芦笋片事件,引起了人们的关注,再次把药价的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。而一直虚高不下的药价不仅苦了百姓,也让中央头疼不已。天价药的出现到底是认为操作,还是制度缺失?
凤凰卫视7月30日《财经正前方》,以下为文字实录:
解说:一起溢价高达1300%的药品事件。
冉兰:大家是在一种协同,协同把药价出现一个不合理的高涨。
解说:厂商、代理、招标、医院,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利益链条。
俞伟峰:根本的问题医药开支应该政府承担,政府承担不够造成的。
解说:是谁推高了药价,《财经正前方》本期播出,敬请关注。
天价芦笋片 揭开医药行业的利益链
刘芳:医疗改革是一个全世界性的大难题,几乎毫无例外,每个国家都面临着医疗体制方面的各种困扰,也有无数国家常年都在进行着医疗改革。可是改来改去,医疗方面的问题还是一大堆,中国就是这样。尤其是近些年,中国为了遏制药价虚高,解决老百姓吃不起药,看不起病的难题,采取了很多很多的措施。其中先后24次降低药价,最近又实施了基本药价零价差的制度,也就是要求医院要按照进药价卖给患者。但是同样也是在最近,有一起溢价高达1300%的药品事件,再次把药价的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。
有一瓶出厂价仅仅是一瓶15.5元的芦笋片,经过多个环节的转手,最终由医院销售到患者手中的时候,价格涨到了213块。这起看似不可能的事情,将厂商、各级代理商、医保部门、物价部门,还有药品的招标采购部门,以及医院全部绑在了同一条利益链条上。
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对于这一个事情坦言说,天价芦笋片绝不可能是个案,几乎所有的药都存在着要价虚高的问题。利益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人物,其实也都是以药养医院制度的受害者。这期的《财经正前方》,我们就从这一起天价芦笋片的事情说起,试图打开一直隐秘在医药行业中的利益链,寻找推高药价的幕后后手。
解说:韩女士因患卵巢癌,半年前在湖南省湘雅二医院做了化疗。化疗后,医生建议她服用一种癌症辅助医疗药芦笋片。
韩女士:这个医生就给我们提议,说怕复发,还是要吃一些这个药会比较好,会抑制这种癌症的复发。
解说:这瓶名为芦笋片的药物,是一种癌症放疗和化疗的辅助治疗药,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,从医院开出来每瓶药价格213块钱,由于这种药一个月需要服用3瓶,而且要不间断的长期服用。出于费用上的考虑,韩女士的家人,找到了做药品生意的朋友帮忙。
韩女士:然后他告诉我是30块钱一盒,我听了就觉得相当气愤。
解说:同一家企业生产的同一种药从其它渠道只要30块钱就可以买到,为什么到了医院就要213元才能买到?湘雅二医院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,医院负责人说,医院所有药品价格都是经过湖南省物价部门审批的。芦笋片的投标报价指导价是185.22元,医院也就是按照185.22的价格采购的,并在此基础上,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加价15%,所以最终芦笋片的售价为213元。
刘芳:天价芦笋片事件曝光之后,监管部门对于湘雅二医院进行了调查,发现官方对于芦笋片的指导价格并不是185块钱,而是136块钱。也就是说医院在出售芦笋片的时候加价56%,远远高出了国家所规定的15%,于是相关的药品采购人员被查处,对于湘雅二医院来说,这个事情也就算是划上了句号。
但是这并不等于故事的终结,因为芦笋片实际的出厂价只要15.5元。由湖南省医药公司统一进购,之后并且以批发价30到40元的价格批发给其它的医药公司。然后,这一批药再透过一层又一层的环节入医院里,并且最终以翻了14倍的价格卖给患者。而芦笋品从15.5元涨到213元的过程,实际上也正是长期隐秘在中国医药行业当中的灰色利益链条。
解说:小许是一家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,常年奔走于所在区域的各大医院之间,据他介绍,天价芦笋片14倍的暴利在业内只是一个特殊案例,并不常见,但一般药品从出厂到医院,价格翻上2倍是一定有的。
记者:芦笋片出厂价是15.5元的这样一个药,一下翻了等于1300%,在医药行业会不会很普遍?
医药代表:一般情况下,它都有很大的翻倍,但是要达到1300倍,也是一个特殊的案例。
记者:普通老百姓可能涉及到比较常用的药的话,一般它会翻多少倍卖到老百姓手里。
医药代表:200%多。
解说:据小许介绍,一般药品在出厂之后,首先是经过代理商配送。之后再进入医院,而这个行业的潜规则,就是从药品进入医院之后开始运作。
本文地址:/caijing/230777.html
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,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
上一篇:广东谋变“腾笼换鸟”困局
下一篇:没有了